
170M7356 是大型工商业光伏项目汇流箱主回路保护的核心器件,额定电压覆盖 1500V DC-1800V DC,额定电流范围 40A-63A,采用高强度氧化铝陶瓷管体,耐冲击性能优异,同时集成过压保护(内置压敏电阻)与过温保护(双金属片温控开关)双重功能,当系统出现过压或过温故障时,能主动切断回路,为大型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多重保障,其分断能力高达 80kA,可应对集中式汇流箱内多支路并联产生的超大短路电流。
安装前的资质与环境要求严格:操作必须由持有高压电工证(低压系统需持低压电工证)的专业人员执行,且需两人配合,一人操作、一人监护;安装区域需满足工商业光伏电站环境标准:无粉尘(粉尘浓度≤10mg/m³)、无腐蚀性气体(如硫化氢、氯气等)、无强烈振动(振动频率≤50Hz,振幅≤0.1mm),若安装在多尘环境,需为汇流箱配备除尘风扇,风扇风量不小于 100m³/h;安装前需用温湿度计检测环境,温度控制在 - 30℃-70℃,湿度不超过 80%,若湿度超标,需开启汇流箱加热除湿装置,待湿度降至标准范围再安装。
工具与材料准备需全面:除绝缘手套、绝缘靴、扭矩扳手等常规工具外,还需准备力矩倍增器(用于大扭矩紧固)、高压验电器(1000V DC 以上)、双臂电桥(检测回路电阻)、耐压测试仪(输出电压 0-2500V DC);材料方面需准备光伏专用绝缘电缆(截面积不小于 10mm²)、铜排(厚度≥3mm,宽度≥20mm)、绝缘端子、阻燃绝缘胶带、、细砂纸等,所有材料需符合 GB/T 19939-2005《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》标准。
安装过程需按高压电气规程执行:第一步,底座固定,采用 M8 膨胀螺丝将熔断器底座安装在汇流箱内承重梁上,螺丝植入深度不小于 30mm,紧固后用水平仪检测底座,确保水平偏差不超过 0.5°,防止熔断体受力不均;第二步,触点处理,用细砂纸打磨底座和熔断体端盖触点,去除氧化层后用擦拭,随后在触点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导电膏(厚度≤0.1mm),增强导电性能并防止氧化;第三步,熔断体安装,两人配合操作,一人双手持熔断体两端,垂直对准底座导轨,另一人辅助引导,缓慢推入直至贴合,安装过程中禁止触碰熔断体中间陶瓷部分,避免留下手印影响散热;第四步,主辅回路接线,主回路采用铜排连接,铜排两端需钻孔并做倒角处理,用 M6 螺丝与底座端子连接,紧固扭矩为 15N・m,辅回路(温控开关信号线)采用 0.75mm² 屏蔽线,接线端子需做绝缘包裹,避免与主回路铜排接触;第五步,接地处理,用 6mm² 黄绿接地线将底座接地端子与汇流箱接地排连接,接地电阻需小于 4Ω,接线完成后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确认。
安装后的检测项目:首先进行绝缘电阻测试,用 2500V DC 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测熔断器对地绝缘电阻,应不小于 1000MΩ;其次开展耐压测试,在熔断器两端施加 1.5 倍额定电压,持续 1 分钟,无击穿、闪络现象为合格;最后进行空载试运行,合上汇流箱主开关,观察温控开关指示灯(正常为绿色),用万用表检测辅回路信号是否正常,试运行 30 分钟,期间记录底座温度,最高温度不超过 60℃。
维护工作每两个月进行一次,每次维护需制定详细计划并做好记录:维护重点检查铜排连接点有无发热痕迹,用双臂电桥检测回路电阻,若电阻值超过初始值的 20%,需重新紧固螺丝并涂抹导电膏;日常维护中,需定期查看熔断体指示窗,红色表示正常,白色表示熔断,若指示窗颜色异常,需进一步检测;对于多支路汇流的情况,需对比各支路熔断器温度,若某一支路温度明显高于其他支路(差值超过 10℃),需排查该支路是否存在过载或接线故障;当发生频繁熔断时,需重点检测光伏板串:用红外热像仪扫描组串内所有光伏板,查找热斑组件,同时用万用表检测组串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,判断是否存在组件破损或接线短路,故障排除后,更换同型号 170M7356 熔断体,更换时需穿戴全套绝缘防护装备,严格执行停电、放电、验电流程。